根據國外網站MLBTradeRumors的報導,白襪對教士的先發右投手James Shields有興趣,並且兩邊交換了各自的報價和談判。當然現在才五月底,所以用球迷的觀點來看,目前很多交易謠言都是看看就好 — 現在大多數球隊還不會真槍實彈的急著買賣,畢竟離731交易大限還有足足兩個月的時間,可以讓兩邊互相拉鋸籌碼、繼續觀察自己陣容的變化、以及需求度的增減。現在這個時間點談交易,對兩方球隊也不會少一塊肉,談談無妨,但現階段,球員交換的機率還不是很高、兩方球隊的認真程度其實不算太高。【延伸閱讀】—2016十大被交易人選排行榜 不過我想這則謠言還是值得討論,理由有二:(一)對比現階段大多球隊都只是丟出「對誰誰誰有些許興趣」的籠統謠言,白襪和教士的認真程度比其他球隊高了一些,代表白襪是真的對Shields有興趣、教士也有意願聽白襪的報價內容;(二)對於Shields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白襪的需求,我認為是值得再議的。 當然,
線上二十一點
目前我們至少能知道兩邊的算盤在打什麼;目前戰績國聯西區墊底、20勝33敗的教士打休賽季賣掉終結者Craig Kimbrel開始,就在打重建方向燈,賣掉已經高齡34歲、身上合約還有至少兩年半55M合約的Shields,清薪資空間、換取未來戰力選擇可以理解。目前戰績28勝25敗的白襪,休賽季大手筆換來明星三壘手Todd Frazier,並接連用幾張合約以及交易補進的Austin Jackson、Mat Latos、Brett Lawrie、Jimmy Rollins,白襪這些努力無非是想要趁著陣中核心Chris Sale、Jose Abreu、Jose Quintana、Adam Eaton老化衰退前,趕快衝一波季後賽,
任你博娛樂城
所以會想方設法買即戰力補強也是合理的方向。 方向是對的沒錯,但,設定的人選是對的嗎?以個人的觀點,我並不是很喜歡白襪想要Shields的這個主意,至少不會是補強的第一選擇。更深一點層面文章後面會談,我們先來看Shields自己本身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過去的他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投手,從2009年後至今,Shields沒有任何一季的投球局數低於200;在2007年至2014球季間他逐季的WAR值更是一直維持在穩定水平,4.0、3.8、2.0、4.5、4.2、4.0、3.3,直到2014年,他每年都可以貢獻球隊三到四勝,而且就這樣持續了七個年頭。 不過任何一位球員都有被老化追上的一天,相對於很多投手,Shields已經算是衰退的比較輕微—他依然能夠每場都健康先發,而且數據上也沒有跌到谷底。但老化還是有的,轉到教士前四年,Shields逐年的FIP是3.42、3.47、3.47、3.59,這兩年轉到教士只剩4.45、4.40;xFIP也從3.25、3.24、3.72、3.56,到這兩年的3.70、4.11。Shields至少沒有因為年紀就飽受傷病困擾,成績也沒太顯著下滑,但還是有跡可循。就算是看最直觀的防禦率,也能得到一樣答案:在2011~2014年間他逐季有2.82、3.52、3.15、3.21的防禦率;這兩年則是3.91、4.28。從數據面向來看,神盾的衰退或許是可以輕易看見的。 或者,來看看他從2012年後,逐季的速球速度:
這兩年Shields球速下滑跡象其實已經算是明顯 — 即便身體沒傷,但老化還是吃掉了他速球的速度。另外,不知道是投球策略有改變、還是Shields喪失了以往頂級的控球,這兩年他的每九局保送數,和他過往的生涯大有不同:
也許是對自己可能喪失的球威少了自信、亦或是純粹控球能力下滑,總之這兩季的Shields跟往常BB/9在2.0~2.5之間打轉不一樣,這兩年他的BB/9來到了3.60、3.61。根據Fangraphs網站的Zone%,Shields自從2007年登上大聯盟之後,直到2011年都將超過50%的球丟進好球帶;2012年後逐季的Zone%則是45%、47.7%、47.8%,但這兩季來到教士之後,Zone%瞬間只剩41.8%、41.1%,不管是策略還是控制能力的問題,Shields沒辦法將球投進好球帶,就是增加他保送數的首要原因。以上這些都是數據面上的擔心,再來是Shields的合約問題。前述有提,今年34歲的Shields身上大約還有一張兩年半、55M的保證合約,如果白襪要和教士達成這筆交易,幾乎可以確定要吃下整張合約。不過以數據層面來看,Shields也許不值得他目前身上的約。
首先根據Fangraphs網站的球員預測,Shields剩餘球季被預估可以繳出140局、1.8WAR的成績;然而,我們必須考量白襪教士最有機會達成交易的時間點,七月上旬估計已經是Shields最早可能來到芝加哥的日子,而屆時他剩餘球季的局數大約只會有80局左右,也就是說白襪能得到的升級大約就是1.02WAR。換句話說,白襪若是成功在七月上旬拿到Shields,根據預測他們這季會多打贏一場球賽。再來,Shields的合約還有後面兩年,而根據預測他未來兩季大概就是2.5WAR、2.0WAR這樣的產能,如果他的老化衰退幅度還算正常的話。換取兩年半、5.5WAR的升級,對於得花55M現金、可能甚至還得附贈個新秀的白襪來說,會是合算的交易嗎? 其實不用太複雜,
魔龍傳奇
簡單的數學來看就知道可能不劃算。花55M換取五場半的勝利(WAR),代表每一勝的代價是10M;但根據我之前的文章,現階段大聯盟行情價大約是一勝值8M、就算考慮到未來通膨,也頂多就是來到買一勝要花9M。Shields身上這張合約顯然是貴了一些,如果教士甚至還要叫白襪出新秀,那白襪幾乎沒有換的理由。當然,這只是數學上的加加減減,我們來看一些實際面上的東西。以下有兩個點值得探討:(一)Shields特殊的合約結構、(二)白襪真的需要Shields嗎?前面有提,Shields身上的合約剩兩年半、55M,但Shields在今年球季後有選擇動用逃脫條款、跳出合約的權利。所以說,如果Shields下半季在白襪投的比預期好上不少,Shields也不是沒有可能跳脫,如此一來白襪只要付他下半季12M的薪水,就可以讓這筆交易完美收場。站上作家#NYU42寫了一篇文章告訴大家,今年季後自由市場卡司很弱,所以神盾不是沒有逃脫的可能。 以Shields的身手,他要在自由市場上拿到一張兩年42M的合約(他舊合約中剩餘薪資),或許是有點困難,但考量到這季自由市場沒有任何好投手競爭、以及他明年就高齡35歲,想要拚生涯最後一張長約的心態,有可能會放棄兩年42M,改尋年薪更少、但年限更長的新約。然而即便是如此,我還是看不出Shields的交易會有劃算的可能。第一,雖說如果賭神盾會跳脫合約,也真的賭中了,白襪還是得給他今年10M薪水、以及明年2M的買斷費,為了換取下半季一勝的升級,這個代價還是稍嫌過大,遑論教士還可能要白襪貼個新秀。第二,即便明年市場競爭小,但Shields也不太可能拿到一張兩年、年薪超過20M的合約,所以如果神盾不想要重找一張年薪小年限大的合約,他繼續留白襪的可能性還是高,白襪也得乖乖付那高於行情的兩年42M合約。 第三,這裡也得考慮最糟情況,就是神盾轉隊後核炸或水土不服、抑或是受傷,白襪剩餘兩年的約,非但不是overpay,還直接套了牢。所以,不管用哪個角度來看,只有Shields下半季來到白襪大爆發之後並跳脫合約,才會讓交易值得;但這種畢竟是很樂觀模式的預測。但就這兩季截至目前的數據來看,Shields沒有太多讓人異常樂觀的理由。再者,除了取得高昂的代價過高,再來也要討論需求度的問題。沒有人說球隊不能在731交易大限overpay,但通常如果你要付比市場行情高的價碼買球員前,要先確定(一)你有夠高的需求,不補不行、(二)你缺少的東西只有這一項,
完美真人
不補也沒其他位置好補;但在白襪身上,這兩點都不成立。首先,
DG真人
即便這季白襪的戰績,在競爭激烈、沒有球隊能獨走的美聯有一席之地、也的確有機會衝進季後賽,但27勝25敗的戰績依然不出色,這樣的戰績值得下過高的成本補強,而且補強對象在下半季的升級幅度,可能只有多一場勝利嗎? 在我看來,白襪的確是有需求,但沒有急需到必須非Shields不可。一來他不是什麼能夠一人扛全隊、實力特殊的明星投手、二來白襪戰績也沒好到需要梭哈的程度。再來,白襪真正的弱點其實根本不是先發輪值。以下是美聯WAR值前五高的先發投手: 球員 WAR 所屬球隊 Jose Quintana 2.7 白襪 Chris Sale 2.4 白襪 Rich Hill 2.0 運動家 Danny Salazar 1.8 印第安人 Corey Kluber 1.7 印第安人 上面的WAR值是拿投手的FIP來算的,它只考慮球員的三振、保送、全壘打三項投手可以全權控制的數據。如果是看用防禦率算成的WAR,以下是美聯WAR值前五高的先發投手: 球員 WAR 所屬球隊 Chris Sale 3.0 白襪 Jose Quintana 2.9 白襪 Marco Estrada 2.2 藍鳥 Danny Salazar 2.2 印第安人 Steven Wright 2.2 紅襪 你可以看見,美聯最強的兩個先發投手都在白襪。換句話說,白襪的先發輪值並不缺少王牌球星壓陣,Shields的到來也只是填補中後段輪值;然而事實上,白襪的中後段先發也沒有急到非補不可的地步。扣除Sale和Quintana,白襪陣中還有24歲的第一輪大物Carlos Rodon,這季到目前為止xFIP是不錯的3.85,而且年輕、資歷才第二年的他還有成長空間,擔任三號先發綽綽有餘。白襪的四五號先發或許弱了一些,但也沒有到不堪入目的情況;Miguel Gonzalez這季的xFIP是4.50,或許偏弱但以中後段先發來說,也算堪用等級的邊緣。Mat Latos這季表現不佳,xFIP高達5.24,不過預測系統看好他能在球季後半段,有稍微反彈的身手。總的來說,白襪擁有非常強健的前三號先發,
RSG麻將發了
後段輪值雖然稍弱,但也真的看不出白襪需要overpay買進神盾的必要。 以下是Fangraphs對白襪先發五人、以及神盾的剩餘球季WAR值預測: 球員 WAR Chris Sale 4.3 Jose Quintana 3.0 Carlos Rodon 1.7 Mat Latos 0.7 Miguel Gonzalez 0.5 James Shields 1.9 別忘了,上面指的剩餘球季是現在開始算,而如果我們假設Shields七月後才會加入白襪,那升級的幅度會比現在看到的更小;不管你再怎麼喜歡神盾、討厭Latos/Gonzalez,神盾取代這兩人其中之一的升級,頂多就是只會讓白襪在下半季多贏一場、至多一場半的球賽,幫助並沒有大到白襪得吃下他的合約、還要送出可能的新秀。如果白襪的最大弱點不是先發,那會是什麼位置?答案:打線。目前白襪隊的野手這季只繳出了91wRC+,全大聯盟第23名、野手群合計共3.5WAR,在大聯盟同樣排第23名,相比奪下全聯盟WAR值第六高的先發輪值,白襪的弱點其實很明顯。除了例行賽的考量,若是我們納進季後賽的可能去計算,那白襪更應該選擇補野手、而不是投手。 理由一,白襪今年在美聯中區印第安人、皇家兩支強權的夾擊下,有不少的機會是得以外卡身分進季後賽,只為了打一場輸了就得回家的外卡賽,而拿出大筆金錢,補強一個在那場比賽根本用不上場的投手,明顯浪費資源。而且就算白襪幸運拿到分區冠軍,不管是五戰三勝、七戰四勝的系列賽,輪值內的第四號先發都只會用到一次、而非兩次,不管Rodon和Shields誰會當四號先發,讓他們兩個在系列都只能投一場,實在算浪費。另外前述有提,白襪今年的戰績還只是不錯而已,能不能打進季後賽是很大的問號,在這樣的情況下,小額投資絕對比拿出55M、外加新秀來梭哈一位34歲的老投手合理。就我的觀點而言,白襪現在最需要的是能夠在交易市場上,取得比較容易用小額投資買到的野手、而非到了夏天價格總是高昂的先發投手。
當然,小額投資的野手指的當然不是Yoenis Cespedes、Carlos Gomez這種貨色,但像是Jay Bruce這種合約只剩今年、也只要付他7M薪水的打工仔,就是白襪可以追尋的目標。Bruce是一位完全喪失所有防守能力的角落外野手,他近三年在右外野守了2850局、讓球隊比平均丟掉了21.2分,也吃掉了棒子打下的分數。這三年他的WAR值慘到只有-0.9、0.1、-0.4,所以對於白襪來說,只要願意吃他剩下那7M的小額薪水,應該不需廢吹灰之力,就可以說服戰績坦到底的紅人賣掉Bruce;白襪也許頂多只要再貼一個不痛不癢的年輕球員就行。你說這種球員對白襪有什麼幫助?第一,白襪所屬的美聯可以讓Bruce轉任指定打擊、不用帶破手套上去殘害球隊;第二,Bruce來到白襪之後可以解決打線恐右的問題。這季白襪對右投只有88wRC+的產能、對上左投卻有103wRC+的產能,改善打右投的問題也算是補強弱點。 以下是過去五年,Bruce對上左/右投的wRC+: 對方投手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右投 129 125 87 97 116 左投 100 99 50 77 88 當然,Bruce只是我隨意舉的一個例子(不過他確實是白襪小額投資的理想人選),但我要表達的點不變:Shields帶來的升級或許比Bruce大一些些,但花費可是天差地,而且如果讓Bruce專任打右投的指定打擊,也許這兩人的預期貢獻值並不會差太遠。我並不認為現階段的白襪有必要過度的拿未來換現在,特別是花在沒有大升級的選擇上。小額投資、把資源花在真正的刀口上,或許效果不會比花大錢找大牌來的差。
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製圖工具歡迎光臨MLB Corner收看更多棒球文章!!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運動的好文,也歡迎找Kal El Sports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