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孟揚
中央智慧工藝感知控制系統、超高速運動全量視頻流AI質量檢測、全量大數據實時檢測……走進寧德時代生產線,可以充分感受到全球頂尖制造工藝的魅力,在這里平均每1.7秒下線一個鋰離子電池電芯,每20秒可裝備完成一個電池模組。
效率的背后是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為搶占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高地,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正不斷加大投資和技術研發力度。
在對接落實寧德時代及其上下游產業鏈高速發展中面臨的資金需求時,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迅速響應,
最新娛樂城
跨部門組建重大項目小組,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發展專項調研,針對性提供金融支持方案。截至目前,該行圍繞先進電池產能擴充、產業鏈融合以及技術研發創新等領域,為寧德時代提供授信近60億元,發放貸款27億元,其中科技創新專項優惠貸款占比近一半。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制造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撐。銀保監會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銀行機構要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
TZ娛樂城
重點支持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提高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未來,銀行業應圍繞《通知》要求,強化產品創新,尤其是信用類貸款產品,豐富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金融產品。在具體貸款投放上,在發展流動資金貸款的同時,更多推動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制造業擴大投資。同時,在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加大對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支持力度。”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
制造業企業貸款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長,結合制造業企業資金需求特點,金融機構能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中長期貸款,對于穩住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為此,《通知》提出,國有大型銀行要優化經濟資本分配,向制造業企業傾斜,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結構調整,企業中長期貸款主要是用于擴大投資,從這個角度看,
來勝娛樂城
確實需要中長期貸款保持較高增速。”婁飛鵬認為。
《金融時報》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國有大型銀行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貸款增速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制造業貸款從年初的2.16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2.7萬億元,增量超5000億元。今年前5個月,工商銀行制造業貸款的增量是去年同期增量的4.5倍,創歷史最高水平。”工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截至4月末,農業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近16%,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年初增長21%。
截至5月末,交通銀行制造業貸款增速已達到去年全年水平,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近30%。
“下一步,銀行業要進一步滿足制造業擴大投資的貸款需求。具體而言,在發展傳統抵押貸款的同時,要結合制造業的特點,創新性地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提高信貸的可獲得性。在價格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向實體經濟讓利,用好政策工具,
皇家電子
進一步降低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成本;在效率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及時滿足制造業企業的融資需求。”婁飛鵬表示。
信貸資源向先進制造業傾斜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布局,對拉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質量起著重要帶動作用。
《通知》強調,銀行機構要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今年伊始,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迎來開門紅,福清核電6號機組并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國家開發銀行多措并舉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計為福清核電投放貸款超300億元。“2022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累計為先進制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提供貸款66億元,有力支持了包括福清核電在內的一批重大重點產業項目。”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交通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34.08%,科技金融授信客戶數增長8.87%。
光大銀行聚焦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為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物聯網等行業提升創新能力、破解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提供金融服務。今年前5個月,光大銀行已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企業發放貸款近200億元。
業內專家建議,銀行可通過投資、債轉股、融資租賃等多元化業務模式,拓寬先進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負債率。此外,可開展外部投貸聯動,并主動與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作,通過先投后貸、先貸后投等業務創新,加大對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的融資支持。
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支撐,也是強鏈補鏈的關鍵所在。《通知》提到,銀行機構要圍繞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市場主體,
現金版註冊
增加信用貸、首貸投放力度。
“在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大中型制造企業股權融資渠道越發通暢,相比之下,中小微制造企業對信貸資金的依賴度更高,更需要銀行發揮信貸資金配置作用。”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專精特新企業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創新強、潛力大,但往往體量小、投入高,通過傳統模式融資時面臨難題。為此,銀行業積極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強化產品創新,
CG電子老虎機
多措并舉加大融資支持。
工商銀行高度重視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服務,堅定不移支持制造強國建設,充分發揮綜合優勢,通過“專項行動+專項簽約+專項政策”等舉措,搭好金融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服務布局。
截至2022年5月末,光大銀行已與87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合作,為其中434家企業提供授信,授信余額超100億元。
“銀行要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能力,應充分借助供應鏈的自償性和物聯網、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發掘小微金融潛力,做好產品設計、風控流程、架構調整、考核激勵等制度和組織重構,將更多的行業優質資源投向制造業相關業務。”薛洪言表示。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周唯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